徹底解放喇叭潛力吧!


空間以外,整套數位音響系統器材中,DAC與擴大機失真皆低於1%,但喇叭的失真率卻可能高達10%以上,莫怪乎愈是砸重本喇叭尺寸與陣仗愈大,以求盡可能壓低失真、提昇動態範圍,趨近現場。然則喇叭陣仗愈大單體數量則愈多,多單體並聯整體阻抗大減,大幅加重擴大機負荷,使用巨獸級擴大機在所難免。但,大則粗獷,不易細緻,唱大部頭音樂雖能震撼人心,唱小品多少欠缺那麼點絲絲入扣、婉轉靈動。欲求二者兼得,必須改採多部擴大機個別推動一音路,如此可依各音路佔音樂比重,分別採用大大小小功率擴大機,既可兼顧細緻與功率,且各音路訊號彼此互不干擾,失真更低(大鼓猛敲時,三角鐵仍舊通透清脆)。

接續的問題會是,如何分頻。傳統喇叭架構採用單一訊號輸入,經過一組被動式零件構成之分頻電路,高、中、低頻訊號分送各單體;

passive crossover
http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thumb/5/57/Passive_Crossover.svg/550px-Passive_Crossover.svg.png

改用多部擴大機,分頻必須移往擴大機前,製作手法可採如同傳統架構般使用被動分頻電路,但此種電路實作相當複雜,各音路並聯,牽一髮動全身,一路改動,同時影響其他路,製作困難,不易趨近理想,且無法解決各音路時間差問題,例如號角單體與錐盆單體之組合,若對齊二單體之發聲點,則外觀令人難以接受,且號角難免遮蔽錐盆;

號角喇叭單體配置

改採DSP(數位訊號處理)分頻便能徹底解決以上問題。
DSP分頻完全採用數學運算,無電路元件之非理想特性干擾,因此遠比電路分頻精準;且分頻交越處斜率可設定為極陡峭,各音路銜接精準平順,電路分頻則受限於複雜度無法如此。

crossover curve

CD之數位訊號經由DSP分頻後,交由多聲道DAC輸出類比訊號,經由類比衰減器控制音量後,交由功率擴大機驅動各單體;

DSP Xover config

相較於傳統架構單擴大機透過被動分頻電路而後驅動單體,DSP分頻省卻可承受大功率之被動分頻電路,因此靈敏度回歸單體本身特性大幅提高,需求之擴大機功率亦大幅壓低,欲求質精價廉更是容易;且被動分頻電路上之大功率被動零件特性必然遠遠偏離理想,成為喇叭表現之瓶頸,DSP分頻系統之喇叭單體由擴大機直接驅動,徹底解放單體,展現其真正實力!實作結果,解析力極為驚人!遠非傳統喇叭可及。

貓窩之DSP分頻與DRC整合為DRCXover,以軟體形式於Mac電腦上執行,DRC校正空間與分頻相位偏移後,數位訊號交由DSP分頻處理,再送至DAC。

DRCXorver

實例
台中wu61廖老哥Altec A5四音路


廖老哥


聯絡貓窩試聽過再說吧~